2020娱乐平台客户端

他14岁便被彭德怀带在身边培养,最后彭德怀却痛下命令杀了他

大伙心里都明白,咱党和军队刚开始那会儿真是特别不容易,特别是八一南昌起义后,走的道路那叫一个坎坷曲折,充满了大起大落。

很多革命英雄,心里有着铁一般的信念,在战火纷飞中从不动摇,最终他们拼命战斗,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了赫赫战功,一生都闪耀着耀眼的光芒,其中不少人还成为了开国功臣和大将。

不过,也有那么一些让人不齿的家伙,心志不牢,胆小怕事,只想着过舒服日子,结果就背叛了大家,投到了敌人那边,变成了人民的公敌,郭炳生正是这样的典型。

【红军师长不见了】

1932年8月24号晚上,又是刮风又是下雨,雷电响个不停。红2师的师长郭炳生和政委彭雪枫,带着5团士兵,在一个临时的地方休息整顿。

就在这时,红5团的头儿白志文急匆匆地推开2师政委彭雪枫的屋门,着急地对彭雪枫说:“政委,大事不好了,师长找不着了。我已经派人出去找了,但还不知道结果咋样呢。”

彭雪枫赶紧问白志文,师长啥时候不见的,白志文摆摆手表示不清楚。

他去找警卫员和通信员汇报工作,结果没找到人,这才发现他们俩都不见了。

彭雪枫赶忙问道:“咱们的队伍到哪儿了?”

白志文马上回应道:“除了那个特务连,其他人都到齐了。”

彭雪枫接着吩咐道:“你赶紧多派些人手去找找看。还有,各连的情况都要盯紧了,千万别让消息传出去。”白志文一听彭雪枫的安排,立马就去安排人手了。

这时候的彭雪枫,一个人坐在屋里头想得出了神。他心里明白,郭炳生那家伙八成是已经背叛,投到敌人那边去了,这事儿前几天就有点苗头了。

但是,他好歹也是红5军2师响当当的师长,咱们队伍里的大领导,党培养了他这么多年,怎么就这么容易动摇呢,真是让人太伤心了。

【意志消沉心生邪念】

彭雪枫早就料到郭炳生可能会投敌,因为他前几天刚从白区把郭炳生、他的5团以及特务连找了回来。

从那天开始,他每天都特别小心,尤其是对五团和特务连的战士们,他天天都会去找他们聊天,开导他们。幸好,只是郭炳生一个人背叛了,咱们的队伍还是完好的。

不过,他终究是红军里的大官,他要是背叛了,那对工农红军的打击可真的太大了,影响特别不好。

彭雪枫拿起笔,动手写起了总结教训的东西,好早点跟上面汇报郭炳生投敌的事儿。话说回来,郭炳生那会儿背叛咱们,到底是个啥情况呢?

1932年开头那会儿,国民党又纠集了40万大军,分成三路进攻,朝着中央苏区发起了他们的第四次大“围攻”。

这次,蒋介石野心勃勃,打算一举消灭红军。

为了这事儿,他特地叫来了陈诚、蔡廷锴、余汉谋这三位指挥官,当面给他们说明白他的打算。他打算让陈诚带着12个师的兵力作为中间的主力部队,去攻打苏区。

蔡廷锴带领的左边部队,还有余汉谋的右边部队,都在当地进行围剿,好让中间的主力部队能轻松点,配合他们一起往前冲。

中央苏区的同志们不久就得知,蒋介石马上就要开始第四次大围攻了。不过,那时候各部队都在王明“左倾”错误指挥下,吃了不少苦头,损失特别大,很多官兵都牺牲了。

更糟糕的是,部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小,啥物资都紧缺得厉害,有的部队连饭都吃不饱。这样一来,有些心志不坚的战士就开始打退堂鼓了,就连一些红军指挥员也开始动摇。逃兵的情况,是越来越多了。

1932年8月份,二师参与了赣州的那场大战。跟敌人打了好几场硬仗后,因为敌人太强,我们力量不够,彭雪枫和郭炳生就商量着,向上级提议让部队先去江西的宜黄和乐安那边歇歇脚,恢复一下。上级很快就点头同意了。

可是,出乎大家意料的是,他们休息的地方很快就被国民党给发现了。就在那一天,国民党陈诚部的五个团突然向他们发起了攻击。

彭雪枫和郭炳生商量后决定,为了保存队伍的力量,由彭雪枫亲自带领2师7团和师直属部队做掩护,而郭炳生则率领5团和6团冲出去。

战斗打得热火朝天。彭雪枫领着7团,一次次挡住了敌人的猛烈冲锋,给郭炳生创造了逃跑的机会,同时还把敌人的好多兵力都给拖住了。

打到了第二天,6团开始慢慢向彭雪枫那边集合,队伍壮大了不少。可奇怪的是,郭炳生、师特务连还有5团却一直没啥动静,迟迟没来。

彭雪枫心里渐渐升起一股不安的感觉。就在这时,6团返回的战士传来消息,说他们瞧见师长领着5团的人,似乎是往白区方向撤走了,彭雪枫一听,心里猛地一紧。

前几天休息的时候,郭炳生老是把自己闷在房间里,心情糟糕透了,连饭都不肯吃。彭雪枫去找他聊了聊,发现他心里头满是对部队早晚会完蛋的消极想法。彭雪枫因此狠狠地提醒他,这样会让大家的心情都变差,他自己这样持续下去也很不妙。

【彭雪枫冒死拉回队伍】

这时候,彭雪枫心里琢磨,郭炳生说不定想带着队伍反水。但5团里那么多工农出身的子弟,还有师特务连的战士们,哪能让他这么轻易地给害了,断送了大好前程呢。

彭雪枫心里着急,打定主意要带着队伍去找郭炳生,不管怎样,都得再拼一把。于是,他亲自选了15个能干的好汉,准备上路。

这时候,七团的团长和政委对彭雪枫好言相劝:“要不咱就别去了。他们现在应该已经跑到敌人控制的地盘了,要是真投靠了敌人,那估摸着早就跟敌人碰上面了。”

但是,彭雪枫还是打定主意要去找一找。

之后,团长和政委又一次商量说,要是真去的话,干脆带一个连一起去,碰到啥情况也能抵挡一阵。不过,彭雪枫觉得,人少些更好行动,行动起来灵活,遇到麻烦也容易撤退。

大家都没能让彭雪枫改变主意。他很快就领着队伍出发了。一路上,他好几次碰到敌人搜山,但都机灵地避开了,三天后,终于和大家汇合了。

彭雪枫为了不引起怀疑,就随便找了个理由,说来帮忙接应一下。他还顺便问了问郭炳生,为啥这些天都没见着人影,也没个消息?

郭炳生心里有鬼,回答问题时吞吞吐吐,还找了一大堆理由,想要遮掩自己背叛的行为。

五团的战士们瞧见彭雪枫来了,不少人私下里找上他,一五一十地说了师长最近些日子的奇怪举动,叮嘱彭雪枫得多留个心眼,小心为上,免得遇到啥不测。

彭雪枫心里有了数,看来郭炳生铁了心要当叛徒,不过好在部队里的官兵们都很明白事理,有的人还提议,赶紧带着大家撤出白区,回到咱自己的部队中去。

彭雪枫找郭炳生长聊了一番,用简单易懂的话给他讲了不少革命的事儿,还诚恳地说自己在和他一起工作时,有些地方没做好,请他别太往心里去。接着,他提到队伍要是继续往前走,可能会碰上更多敌人,所以打算还是回苏区去。

郭炳生没吭声,只是点点头表示懂了。

过了两天,彭雪枫领着队伍往苏区方向回去了。由于担心出现意外,他决定当天晚上就连夜赶路。

没想到,碰到了大风大雨,只能找个地儿先躲躲。郭炳生心想,彭雪枫八成已经察觉到他想要逃跑了,今晚正是逃跑的好时机。

然后,他悄悄带上几个心腹,借着黑夜和风雨的掩护,从部队里溜走了。所幸的是,彭雪枫历经艰难,最终成功地把5团带了回来。

【为捞官不耻卖命】

郭炳生变节后,扭头就加入了国民党的吴奇伟队伍里。

由于他担任着红军师长的要职,属于红军里的大领导,吴奇伟赶紧给何应钦发了电报。何应钦收到后高兴极了,立刻赏给郭炳生一万块钱,并且马上给蒋介石也发了电报通知。

蒋介石一听到红军有个师长投降了,马上吩咐宣传的人赶紧大力宣扬这件事,并且立刻让郭炳生当上了临时73师的师长。

郭炳生过上了他梦寐以求的日子,拿着到手的一万块钱,在南昌置办了一栋豪宅,同时也在老家买了许多田地。

然而,他可别高兴得太快了,虽说国民党对他的投降感到意外之喜,但终究没给他十足的信赖。

他当的这个暂编73师师长,其实就是个名头,手下兵马就只有他带来的那一个特务连,说白了,他整个师也就跟一个连差不多大。

然而,郭炳生一心只想给自己积攒政治好处,所以他投靠敌人后,就拼命地为反动势力效力,始终冲在前面和红军对着干。

有一回,彭老总跟郭炳生打仗时,发现对手竟是他,气得直接晕倒在地。醒过来后,他立刻下了狠心,发誓要除掉这个叛徒。最终,郭炳生被我军给打死了,他罪恶的一生也就此画上句号。

【彭老师悉心培养】

为啥彭老总一听说要和郭炳生打仗就吓晕了呢?说起来,郭炳生和彭老总之间还有点儿不一般的渊源呢。

说起来,彭老总刚开始投身革命时,他的老班长就是郭炳生的老爹郭得云。不过后来,郭得云实在受不了军阀的那些坏毛病,干脆就回家种地去了。

在彭老总革命路上最坎坷那会儿,反动派满世界追捕他,幸好郭得云伸出援手,把他藏在家里养病。就这样,两人一同经历了风雨,结下了深厚的友情。

郭德云那年不幸身患重病,在临终前,他认真地把只有12岁的郭炳生交给了彭老总照顾。

彭老总把郭炳生看作亲生孩子,就像养自己儿子一样养着他。

郭炳生14岁那年,被彭老总接到了军队里,彭老总一直把他留在身边,耐心教导,还亲自领着他上战场。

不过,郭炳生身上军阀气太重,老爱骂人,还总想着让别人围着他转。为此,彭老总没少训导他。但他呢,当面总是连连点头答应,一转身就全抛到脑后去了。

郭炳生天生就是个军事天才,脑子转得快,刚加入红军没多久就立下了大功。

他从最基层的勤务员做起,一步步升为班长、连长、营长,最终坐上了师长的位置。但谁也没能料到,他竟然会背叛革命,变成了反面教材,这让彭老总心里特别难受,没办法,只好下了狠心,命令一定要除掉郭炳生。

最终,郭炳生被我军成功除掉,得到了他应得的报应。

能够料到,要是郭炳生能咬牙坚持,熬到新中国诞生那会儿,他指定能大有作为。可叹的是,世事没有如果,他没能坚持下来,结局也就这样了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    下一篇:没有了    
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2020娱乐平台客户端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Powered by365建站